找到相关内容593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847967.html
  • 西域佛教史简介

    ”、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后者宣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这一时期西域佛教文化艺术也达鼎盛。佛教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和演讲辩论达到很高水平。许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651362.html
  • 佛国寿星——清定上师

    后作“狱医”,救死扶伤。虽身陷囹圄之中,而心却在佛国净土之内,心中默诵佛经,深宵参禅修定。坦坦荡荡,清清净净,度过艰苦岁月。再如,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俱有人“暗告”、“明骂”,他“不嗔不怒不辩”、“微笑...佛国寿星——清定上师  妙常  清秋佳节,天高云淡。笔者带着喜悦崇敬的心情,拜访了川西第一禅林成都昭觉寺方丈佛国寿星——清定上师。  清定上师今年九旬晋三,鹤发童颜,容光焕发,步履轻健,精力充沛,...

    妙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70454086.html
  • 人间佛教的意义

    人类社会就成了和平宁静的佛国净土了。“人间佛教”无疑是解决当今人类社会走向“和平共处”的不二法门。 ...和平的渴望,亦成为时代趋向之要素。”佛教以救世为宗旨,它要拯救人类脱离水深火热之苦难,人人可以因佛法而得欢喜,这正在于人人有佛性,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建设人间净土。人无高低贵贱之...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0354915.html
  • 佛教对于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的暗示。由于佛典的翻译,也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语。  在艺术方面: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著中国的建筑形态,佛教的建筑,虽不如近世西洋的实用,但却由于佛经中叙述天宫及佛国净土的施设,力求艺术化,...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4356472.html
  • “莲花”佛国的文化特质

    槛外松声竹韵悉是禅机"。其坐化前:"归来悬崖空撒手,溪山处处是莲官"。这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维摩诘经》中的"自心净土"。"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可见"佛是要人来做的,佛国净土也...(一)金地藏的宗教思想及其特征 佛教称之为"莲花佛国"的九华山之所以名列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并享誉海内外,并非因其佛教理论研究著名,而是以"度尽众生"的宗教活动场所--"地藏王道场"闻名。实际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2459722.html
  • 大月氏和大乘佛教的兴起

    ,宣扬大慈大悲,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将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很显然,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比小乘佛教的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更有高尚的利他主义色彩,其西万极乐世界也比不再轮回更具有诱惑性。  当时贯霜帝国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0360640.html
  • 佛教对中国的贡献

    在艺术方面: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建筑形态。佛教的建筑,虽不如近世西洋的实用,但却由于佛经中叙述天宫及佛国净土的施设,力求艺术化,建筑物的布局、点缀、庄严、雄伟,都是原始印度佛教的特色。又如...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1064453.html
  • 构建和谐社会佛教应作的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佛教应作的贡献  石经寺素慧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文明标志。它包括政治与经济、精神与文化、人文与自然生态等方面协调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宗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佛教追求佛国净土的教义更是其中的动因。  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主席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素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3764713.html
  • 佛教与生态保护

    到云南西双版纳的村寨山林、田野平坝,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都被看成是佛菩萨、祖师大德们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的道场,都被视为佛国净土而加以爱惜。正如《维摩诘经》说,众生的国土,就是菩萨的佛国土。菩萨为了教化众生,就须把众生所居住的“秽土”改变成佛国净土”。《佛国品》曾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就是说,要建立净土美好世界,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净心也就要我们树立起正确的对待生态...

    嘉木样·图布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1564963.html